Search

【肌肉失衡(Muscle imbalance)】

1. 什麼是肌肉失衡(Mus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肌肉失衡(Muscle imbalance)】

1. 什麼是肌肉失衡(Muscle Imbalance)?
肌肉不平衡指的是「兩側(前後、左右等)在長度、張力等條件上不一致」,或者,更精確地說,如果兩邊在控制、穩定等動作能力上不同,我也稱為肌肉失衡,本文所指的肌肉失衡是已經產生症狀的即病理性失衡(Pathological imbalance),而非功能性肌肉失衡(Functional imbalance)。

現代人常有「駝背、腰痠背痛、脖子痛等狀況」,也是一種肌肉失衡的表現,如 Janda 學者提出的上交叉症候群(Upper-crossed syndrome),發現許多人有前側胸部肌群太緊,以及後側上背部肌群肌群太鬆的問題。但在這邊指的是「肌肉長度、肌肉張力、控制能力是有差異的」,不見得是「肌肉量、肌力」等造成。

2. 肌肉失衡有什麼影響?

・肌肉能產生的力減少
・肌肉使用不平均,有些會過度使用
・關節處在更容易受傷的位置

以肩頸痠痛為例,會是一種肌肉失衡的結果:
當前胸的肌肉處在長時間縮短的位置(因為駝背),肌肉的張力會較高,做動作時也會較『容易被使用到』;而後背的肌肉處在長時間拉長的位置,肌肉張力會較低,做動作時會『比較難被叫醒、使用』

當肌肉之間的張力不均,有些肌肉就會「更容易被使用」或「不容易被使用」,可以想像成一間公司,有些人特別勤勞,有些人特別偷懶,但一個好的公司營運就需要各司其職,每個人都有所負擔。因此,肌肉失衡可能會導致有些肌肉容易使用過度、有些肌肉則被抑制或萎縮,最終造成疼痛、不適、影響運動表現等。

3. 什麼會造成肌肉失衡?
生活型態、運動專項、個人習慣等,這些都可能造成肌肉失衡。以生活型態為例,現代人大多滑手機、坐辦公室等,如果每天坐辦公室八個小時,鼠蹊部的肌肉會越變越短,而臀部肌群越變越長,長期下來就會造成肌肉失衡,造成長期的腰部緊繃、或是因為臀部肌群能力喪失,造成更多下半身的運動傷害。

肌肉失衡或姿勢不良,需透過運動治療、運動訓練等來改善動作控制能力、並調整肌肉長度,更重要的是,改變生活型態跟習慣。如果每天駝背八個小時,每週伸展5分鐘能改善的有限,所以先從平常的姿勢開始調整,並在運動訓練時盡可能保持在『肌肉平衡、正中位置』下進行。

後續的文章會提到什麼是正中位置(Neutral position)、以及用來改善肌肉失衡的矯正性運動(Corrective exercise)。

其他文章:https://jackchen.sport.blog/
其他圖片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chenhc82/

#muscleimbalance #correctiveexercise #activation #inhibition #uppercrosssyndrome #physiotherapy #exercisetherapy #therapeuticexercise #physiotherapist #肌肉失衡 #矯正性運動 #活化 #抑制 #上交叉症候群 #物理治療 #運動治療 #物理治療師 #陳曉謙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國立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學士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 碩士 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 美國肌力與體能協會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(NSCA-CSCS)
View all posts